中庸思想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浅析
摘要
关键词
中庸思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正文
(本文系2023年三元区“传统文化”专项课题《中庸思想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SYZXKTC-23006)的研究成果)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影响深远。而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一个主要分支,这种思想在当代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二者结合能够形成教学合力,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
一、中庸思想内涵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应该行事恰到好处,不偏不倚,达到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不是折中主义,中庸思想坚持灵活变通,坚持中和原则,即在不同的情境中理解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过犹不及、和而不同、随时而中”。中庸思想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在的平衡与和谐,并且具有自我裁定的能力。它对于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的思想均有深刻的影响。
二、阅读教学中适用的“中庸”原则
在孔子的“中庸”之道中,笔者认为“过犹不及”“随时中和”“和而不同”这三条原则能够给教师的阅读教学带来启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正确地理解文本,适度地解读文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阅读材料,学习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庸思想很好的诠释了阅读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
1.过犹不及
在日益快速的教育节奏中,教师有时候会不自觉的对孩子的水平进行“拔高”。诚然,教师的本意是好的,希望能够教给孩子更多的内容,而且有一些孩子思维发展的较快,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会给教师造成一种孩子能够理解的错觉。但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过于拔高的问题以及超前的知识教学,会造成孩子的理解困难,久而久之,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以及设计的课堂问题,不能过犹不及,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孩子没有了挑战性;也不能过于深奥,造成孩子懵懵懂懂。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鸟的天堂》时,基础知识教学完之后,就让学生读一遍课文重点段落,然后问:“同学们,读完课文后,你们觉得大榕树的叶子是怎么样的?”
生 1:很绿!
生 2:很多!
师:同学们真棒,很快就发现了大榕树的叶子很绿很多,下面就让我们读出大榕树叶子的绿和多吧!(生齐读)
这种教学过于浅显,没有深入的阅读,没有通过具体的字词去体会作者的描写,更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明显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过于简单的阅读教学不可取,过于挖掘文本的教学同样不值得提倡。例如:在小学五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名著内容过于深度的解释不适合孩子目前的知识储备量以及理解能力。在教授《红楼梦》时,过多讲述封建大家族兴衰的原因显然令小学生难以理解,教师教学时的重点就不应该放在这部分,而是应该从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出发,把重点放在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性格特点上。教师在布置小学生进行中国古典名著阅读任务时,也不应鼓励孩子过早去读生涩的名著原文,而是尽量让孩子先从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版本开始,先培养其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在之后的高年级学习中逐步过渡到名著原文。
2.和而不同
所谓和而不同,指和睦地相处,但不盲目苟同。在非原则问题上,我们没有必要让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样,这点在阅读教学中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阅读训练中的某些题目,其实是具有开放性的,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没有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中,教师提问:“你觉得这篇文章的题目好不好?为什么呢?”当然,大部分同学会说好,并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方面来解释原因;也有一部分孩子会觉得这个题目不好,因为它不符合实际,会造成误导。教师这时候就不应该拘泥于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可以鼓励孩子们多思考。
当然,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发挥创新思想固然重要,但让孩子没有任何约束,信马由缰的思考,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例如,教师在教学 《穷人》 这一课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们讨论,“你觉得文中的桑娜夫妇是怎样的人?请说明理由。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话音刚落,便有学生说“我觉得桑娜夫妇是滥好人。”教师追问原因,学生振振有词:“他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生活情况,随意的收养别人的孩子,只会让他们家越来越贫穷。”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学生在这样的课堂讨论中得到的启示又是什么呢?是学会了自私自利?还是“各扫门前雪”冷漠无情?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仅是在教授孩子学科知识,更是在育人,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真、善、美”!求同不仅是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更包含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以及道德层面上的深化。
3.随时而中
随时而中,也就是根据现实情况与客观状态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方法以适应当时的现状。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不再像过去那样过于注重细枝末节的分析,而是更为重视对于文本乃至整本教材整体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在单元教学时,可以不再按部就班的照着书本教材的顺序上课,而是更多的考虑单元中每篇课文甚至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变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思维加以整合,让学生对于教材有一个整体化的感知,这种“随时而中”的教学方式显然对新课改后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三、结语
中庸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吸收并运用好中庸思想,使其与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走向学生,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胡美娇. 《中庸》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6).
[2]王燕平. 语文教学思维训练的中庸之道[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3).
[3]陈桂虹. 语文课堂上的“中庸”——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学理境界[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08).
[4]陈琦. 《中庸》之“率性”及当代教学启示——以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为例[J]. 科教导刊,2021,(16).
[5]刘梅. 解读文本 贵在“中庸”[J]. 语文教学通讯,201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