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以《CAD软件应用》为例
摘要
关键词
中职教育;活页式教材;CAD软件应用
正文
本文系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 “中职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活页教材研发与研究-以《CAD软件应用》为例 ”(课题编号 ZYB14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引言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中职教育亟需开发具有高度适应性和互动性的教材来满足学生和产业发展的需求。《CAD软件应用》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活页式教材作为一种新型教材形式,以其灵活性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适应了现代教育的需求。
1. 中职活页式教材开发原则
1.1 开发原则
1.1.1针对性与实用性原则
中职活页式教材的编写,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强调教材内容一定要密切结合专业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实际能力。教材在研制过程中需结合中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编写,以保证覆盖的知识与技能能直接运用到学生今后工作岗位上。另外,教材还应注重产业的最新发展、最新技术与工艺的介绍,以保持教材内容的时效性与前瞻性,从而达到学生通过学习,获取即时,实用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1.1.2灵活性与开放性原则
中职活页式教材灵活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决定了教材设计必须既具有一定弹性又能满足各区域和各校教学需求的差异性,又要能随着教学实践与技术的发展而及时更新与调整。教材应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使教师能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多样的调整。同时开放性原则又决定了教材内容应鼓励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推动校企合作、并通过实时反馈机制来不断地丰富与完善教材内容,使之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以适应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1.1.3 互动性与参与性原则
互动性、参与性原则在中职活页式教材编写中处于核心地位,其目的在于通过增强教材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教材要设计大量互动环节,比如讨论,实操,仿真等,使学生参与学习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理解,掌握技能。另外,教材中还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开展项目式学习、形成学生主体教学模式。这样,教材既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又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之更符合社会及职场需要。
2. 《CAD软件应用》活页式教材开发实践
2.1 教材内容设计
2.1.1 知识点模块划分
《CAD软件应用》活页式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应采用知识点模块划分法,确保每个模块集中于特定的CAD技能或概念。例如,基础绘图命令、三维建模技巧、参数化设计原理等,每个模块应涵盖理论讲解、操作示范、技巧提示及相关习题,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模块划分的精细化有助于学生逐步构建起CAD知识体系,并且能够使教师根据不同教学阶段和学生学习情况,灵活选用和组合教学内容。
2.1.2 案例与实操结合
《CAD软件应用》教材要将实际案例分析和实操练习融于各知识模块之中,加强学习实用性、实践性。案例的选取要与实际工程项目相接近,例如建筑平面图绘制和机械零件设计,并以实例演示CAD软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景。实操练习要设计为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主完成设计任务,由基本操作向复杂应用过渡,不断提高操作熟练度与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2.1.3 在线与离线资源的整合
《CAD软件应用》教材要有效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建立相辅相成的学习环境。线下资源如教材、操作手册等提供基础和核心的学习素材,线上资源则可以包含视频教程、互动模拟、在线测试等多媒体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线平台优点是能提供软件更新信息,行业动态及扩展阅读材料等最新消息,离线材料方便学生随时调阅与回顾。这一融合在拓展教材内容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种灵活多变的学习途径,有利于学习效率与效果的提升。
2.2 教材形式设计
2.2.1 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的配合
在设计《CAD软件应用》教材形式时,纸质教材和电子教材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纸质教材具有稳定性好、便携性强等特点,可以供学生随时参考、适于深度阅读、注释等特点。并且电子教材弥补纸质教材存在的缺陷,如通过嵌入视频,动画及模拟软件等增强教材内容互动性与直观性。电子教材也能够实时更新以确保教学内容和行业标准的同步性。有效地配合纸质及电子教材的运用,既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又可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及场景需求并促进整体学习效果。
2.2.2 交互式学习平台的应用
在《CAD软件应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交互式学习平台来提高学习参与度与效率。这类平台一般由在线测试,讨论区和实时反馈三部分组成,可以给学生带来即时学习支持与互动体验。通过该平台交互功能使学生能够在网上完成练习并即时获得反馈以帮助其发现并加强理解方面的薄弱之处。教师还可借助这些互动数据对教学计划与策略进行调整,以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另外,交互式平台一般可以对学习进度及成绩进行记录,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管理,促进自主学习。
2.3 教材评估与优化
2.3.1 教材使用的反馈收集
为了持续优化《CAD软件应用》教材,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反馈收集机制。这包括从学生和教师那里收集对教材易用性、内容相关性、实际应用性等方面的反馈。可以通过在线问卷、面对面访谈、课堂观察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等多种途径来进行。这些反馈将为教材的改进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更重要的是,参与反馈过程能够让使用者(学生和教师)感觉到他们的意见被重视,这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教材的接受度和使用效果。
2.3.2 教材内容的定期更新
《CAD软件应用》教材内容的时效性对于保持其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教材内容需要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以确保所有信息、技术及案例研究都反映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进步。更新过程可以通过与行业专家合作、参考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监视市场上新兴的CAD工具和技术来实现。定期更新不仅保持教材内容的前沿性,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够无缝对接工作需求。
2.3.3 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教学效果的评估是《CAD软件应用》教材优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涉及到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理解程度以及技能掌握情况。考试成绩、项目作业、自我评估以及同行评审都是评估教学效果的有用工具。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教学效果的反馈应该被系统地记录和分析,以便于识别教材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和教材本身。
结束语
通过本研究对中职《CAD软件应用》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原则的探索,不仅提出了符合当代教育需求的教材开发新策略,而且在实践中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的成果预示着教材开发工作可以更加灵活地适应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对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军华. 模具专业《CAD软件应用》课程实施的探索与实践[J]. 模具制造, 2023, 23 (06): 89-91.
[2]张水琴. “任务驱动+直观”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贵州师范大学, 2023.
本文系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 “中职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活页教材研发与研究-以《CAD软件应用》为例 ”(课题编号 ZYB14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