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ICC培养教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赵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沈阳 110136)

摘要

本项目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视角下ICC培养教学研究与实践,旨在探索一种创新的、先进的、更加具有人文精神的,适合我校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树立起文化自信,有家国情怀,国家意识,国际视野,帮助学生提高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体现中国精神,展现中国智慧优秀文化,提高学生不同维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课程思政;ICC培养;研究与实践

正文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要求我们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优质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人文性决定其具有深厚的育人潜力。外语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外语教育的重要特征,外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与全球视野、人文情怀以及多元文化包容性,也应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胜任力,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品格和责任心的培养、家国情怀、有大志有抱负、国民素养、国家意识。

就研究者调查,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在ICC培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采用定性分析,特别是将课程思政与ICC培养相融合的实证研究很少,课程思政视角

 

 

是在学生所学的课程中将“传授知识与思政

教育”有机融合,挖掘课程中的爱国情怀、诚实守信、历史担当等思政元素,并将其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视角下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是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提高学生文化认同和自信,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首位度。为此在课程思政视角下ICC培养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是

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二、研究与实践

(一)研究问题

本课题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属于实证性研究,以系统的、有计划的材料采集和分析为特点,操纵实验组进行试验。通过检索相关理论文献,提取有价值的理论作为研究参考借鉴。通过组织学生访谈、座谈、教师设计并实施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研究。对研究过程中的各类阶段性调研结果、教学效果、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等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归纳和综合。研究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将课程思政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融合,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思政视角下ICC培养模式;

2.研究本校学生在意识、态度、知识和技能维度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探索应用课程思政视角下ICC培养教学模式后带给学生的变化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ICC培养模式构建

本项目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视角下ICC培养教学研究与实践,旨在探索一种创新的、先进的、更加具有人文精神的,适合我校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树立起文化自信,有家国情怀,国家意识,国际视野,帮助学生提高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体现中国精神,展现中国智慧优秀文化,提高学生不同维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图片1.png 

 

(三)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1.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融入教学内容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外语课堂国家意识实践,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树立起文化自信,有家国情怀,国家意识,国际视野;

2. 本研究定量调查中采用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ICC评价量表国内改进修正版,并结合其它数据采集方式如实时访谈、任务表现观察等来测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借助于测评的实证调查数据可以帮助研究者从知识、技能、意识、态度四个维度了解到研究对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水平,为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校培养国际化人才并开设相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课程提供参考;

3. 本项目属于实证研究,构建起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生ICC培养模式,注重课程开发,深入挖掘蕴含于课程中的丰富人文教育资源,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作业布置、课堂互动、考试测评等方面均提出一些有效实用的建议;

4.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ICC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包容性,训练学生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异同,提高文明互鉴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结语

采用课程思政视角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增进了学生们的思想意识、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意识、责任担当,树立起深刻的国家意识;学生在知识、态度、意识和技能等维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本项研究探讨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改革方法并在全校范围推广使用,进一步完善本校大学英语精品课的建设,更好地促进本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本研究也将为各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并开设相关文化能力培养课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卫平.跨文化能力综合评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 孙有中廖鸿婧,郑宣,秦硕谦.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1.

[3] 林琳. 跨文化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9. 

[4]文旭,徐天虹.外语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探索[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5] 潘轶君李鑫.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英语演讲课程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教学路径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2021(5).

[6]赵晶晶.“课程思政”思想范式下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0(7).

[7]董洛铭人.跨文化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0(3).

[8]张谦.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分析[J].英语广场2021(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