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作业管理 落实减负提质
摘要
关键词
双减;作业设计;作业管理
正文
作业虽“小”,作用却“大”,功能很“全”。它如同人的中枢神经,蕴含了教育教学的全部信息、基因和密码,它同时也连接了教育理论和实践,成为两者之间的一种中介。布置作业看似是教学环节的最后一步,但却不是整个教学环节的结束,特别是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减少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又保证学习质量,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在作业管理方面要不断优化和提升。
一、问题诊断
经过我校数学教研组深入分析了近两年来雁山区期末调研小学数学学科质量分析会中的数据,结合教学实际,发现在作业实施中,作业批改、作业反馈较不理想。通过调查学生作业现状,发现学生的学业负担、作业负担也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数学教研组根据新课标要求,确定了2022年的研究方向是优化作业管理。
二、改进过程
(一)观念更新
学校教学部门与全体教研组长召开学生作业管理工作会,要求老师们正确处理好平时事务性工作与教学的关系,善于学习别人好的作业设计方式,善于观摩优秀的作业设计案例,不断探讨在“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设计;要求做到作业的设计和编写要精益求精;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个体差异,分层设计和布置作业,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乐学品质。鼓励老师不仅进行课例研究,还可以进行作例研究,让教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有例可循”。
图1
(二)制度保障
学校实行作业审核制度,加大作业反馈督查力度,建立作业管理平台,落实每月一检查,同时优化课后服务,从而进一步创新落实“双减”工作。
(三)提高意识,拓展思维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双减”政策的提出,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同时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做到减负提质。在“双减”背景下,进一步让老师们意识到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的重要性,设计好学生的作业,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2022年新版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我们进行作业设计指引了方向,我们老师们要认真精心研读,切实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要遵循基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以《课标》和教材为准绳,把握不同年级、不同时段的要求,从基础知识、数学能力、习惯养成方面培养学生,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更好地设计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蕴含数学核心素养的作业。
3.多培训
针对老师们对作业设计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情况,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对教师们进行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培训,让老师们深入了解,多向别人学习,汲取经验,拓宽视野,更好地进行作业设计。
4.集体备课
提质前提得先上好课,那么课前就要进行精细的教学设计,我们要求教师先进行初步备课,然后再进行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完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作业设计,集中集体智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争取打造更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四)多维视角
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是学习的两个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注重思维化、整合化、个性化、联动化,实现作业设计在培养目标上的转变,在内容体系上的转变,在形式载体上的创新,在主体参与上的联动。
1.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刚开始,我们发现部分老师低阶层面作业居多。通过相关培训以及引导,教研组能根据认知目标分类,在作业的适切性、作业类型、作业时间、作业与其他学科关系等方面系统思考,实现作业布置分层化、弹性化和个性化,满足好、中、差生的需求,让每个层级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享受摘到“果子”的成功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创新优化作业设计
在现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创新作业设计。只有夯实20%的“课内”教学,拓展80%的“课外”活动,实现课内外的打通、不同学科的融合,才有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如在2023年春季研学活动时让学生们利用一天所见所听所想,分年级自行设计一份适合本班的家庭作业。我们以研学地址创融海底世界这个大环境为基础,学生通过实地体验、动手实践、查阅资料等方式认真设计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念几个模块的题型。
3.多方参与助力学生发展
学校层面:我校把作业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方向,教师们集体研究,分工协作,创编具有校本特色的作业。通过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活动、举办作业设计大赛等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指导各教师创新作业类型,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作业。在批改作业时我们鼓励老师们多画圈少画“×”实行评语式批阅,做到言中有“生”。在反馈时间上,及时跟进,不让学生等太久,以免增加回忆负担。
家庭层面:建立家校协作机制,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通过家委会、班群、家访等通道,向家长宣讲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家校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为学生的睡眠、体育锻炼和课外阅读腾出时间,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成果体现
由于把作业管理融入教学以及教师培养体系,2022-2023学年我校师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学生数学运算素养得到很大提升,学会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学会用某一共同特征来整理错题集,学生学习能力获得较大提升。教师教学方式提升较快,与区域持平,作业实施已经优于区域的平均水平,在区域排名靠前。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方面得到不断提升,在课题、论文、比赛、现场课等各方面全面开花。如蒋秋、罗焕兰老师正在参与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双减”政策背景下广西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等七个学科作业设计专项课题;罗焕兰老师荣获桂林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课例比赛一等奖,雁山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现场课比赛一等奖,在2022、2023年雁山区双减案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雁山区小学作业设计比赛中荣获数学低年级组二等奖;秦云飞、罗焕兰老师分别在桂林市2022年八桂教学通优质课例评选中荣获三等奖;白玉付、罗焕兰老师在2022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这些数据都充分显示,经过一年多作业管理的优化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外初而言不是结束。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作业”作为“双减”落实的切入口,达成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互动共生,从而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纪勇,张家文.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与评价初探[J].小学数学教育.2015(10):28-28.
[2]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 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08):2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