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以Dan and the Village Fete为例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李梦瑜

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 215000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课外阅读活动,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社会人文知识,丰富英语学习途径,进而全面提升英语综合素养。本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现存问题,继以Dan and the Village Fete课外阅读教学为例,提出提升课外英语阅读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素养阅读水平。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5万词以上;词汇量若需达到三级+,需掌握1800个单词进行交流表达,并学习相关主题范围内200词以及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广阔的平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从而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实现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一、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现存问题

笔者对本市五所初中学校的三个年级约15位英语教师进行了采访,询问了解该校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开展情况,发现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 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

主要由于当今学生学业繁重,大量笔头作业挤占了本该存在的英语课外阅读时间。因此各学校,各位老师很难实施给学生整段的时间(比如30分钟以上)静下心来进行集中的课外阅读,即使一些学校能安排一定时间去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往往被挤占

2. 学生阅读能力较弱

5位初一英语教师反映,从初一刚入学,就发现学生的两极分化很严重。部分学生小学英语基础掌握不扎实,基础词汇量不达标,英语的常规教材学习都很吃力。此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或是与他人合作阅读交流的机会。因此对于这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英语课外阅读的意愿也不是很强烈,从而导致其难以独立完成阅读任务。

3. 阅读评价过于单一化

英语课外阅读一般只存在于作业中或者考试中,师生往往更注重应试结果。而非进行课外阅读策略讲解以及文章整体赏析、学生观点评述。因而破坏了文章的美感,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乏味,最终导致学生对阅读课不感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寻求课外英语知识的阅读。

二、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要提高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素养,英语教师应从课标要求、核心素养、阅读遵循的原则三方面展开,坚持开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读什么,怎么读,读得如何。为确保阅读效果,课外阅读书目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并与其英语水平相适应。笔者就黑布林阅读系列丛书初一年级中的Dan and the Village Fete(《丹的村庄游乐会》)一书前三章课外阅读指导作为例子,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希望能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导读激趣,唤起阅读渴望

导读是开展英语名著整本书阅读的首要环节,目地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通过读前预发的阅读任务单,学生能够明确阅读任务、选择适切的阅读策略进行相应的导读预习。导学案在课堂交流前能有效帮助学生回顾前一阶段的课外阅读情况,梳理要点,绘制章节的思维导图。此外,学生在导读过程中可以与同学一起商量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思维品质。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阅读第一章节,用思维导图、人物简介以及回答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本章情节,理清人物关系,从而为后续章节阅读做好铺垫

2. 教授阅读策略,加强阅读效果

精读与略读并举。笔者在让学生开启第2-3章节阅读时,先采用泛读教学策略,让学生快速浏览两章内容,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迅速定位找到答案。此外,笔者巧妙地借书中插图,以主人公DanSue的地点变化为线索,帮助学生快速把握这两章节的故事情节发展,从而能更有针对性、指向性地寻找后续细节,层层深入探究人物形象、情感内涵。而对于那些能够引发广泛联想、唤醒细腻感受和加深主旨理解的语句,建议学生精读找寻细节。 

QQ图片20240220113550.png

3. 善用插图音频,解决阅读困惑

黑布林课外阅读读本为彩色印刷,书中包含许多插图帮助学生预测、理解故事情节,还有配套的音频资源。那么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丰富的影音图片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笔者利用图片、音频,上下文猜测词义,补充教材等方法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进行课外词汇教学,解决学生阅读时的困惑,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比如在设置问题What does Sue receive?时,为了帮助学生得出答案A text message.,笔者设置短信提示音,展示手机短信界面从而

QQ图片20240220113605.png

让学生耳目一新。还有在解决生词concert时,笔者播放了《蓝色多瑙河》音乐节选帮助学生猜测理解词义,运用各乐器的图片来补充课外词汇,提升课堂乐趣。



4. 创设情境,挖掘阅读深度

课堂阅读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分享阅读收获,因此课堂设计以活动带动、以情景推动阅读,力求在丰富的情境中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提升阅读效益。情境模拟其实也是新课标中强调的一体化的表现,教师关注师生、生生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各类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结合学生阅读时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情感,从而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出一些反馈。

QQ图片20240220113616.png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笔者在第
2-3章阅读活动中设计多个情境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抒发真实情感,帮助学生深入阅读,体会人物情感,并运用于实践,教育学生要关心伙伴、运用多种方法寻求帮助。比如让学生想象当自己的好朋友被别人欺负时的心情以及做法。以及小组合作演绎书中场景,体会当时主人公情感,挖掘人物品质性格。学生受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同时由于生活体验相对单纯和文学鉴赏功力不足,对作品的理解难免简单、模糊,因此情境活动一定需要就教师及时提供引导、反馈和帮助。

5.展读创新,呈现阅读成果

QQ图片20240220113633.png


学生每一次课外阅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赏析国外经典名著,是提升学生文化意识,培养英语语感的重要有效的途径。而读后任务的设计,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运用的体现。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通过热烈的讨论集思广益、弥补自身思维局限,不仅提升了阅读素养,更提升了思维能力,并对本书探寻生存意义这一阅读主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笔者对于该书前三章的阅读设计了以下这个读后活动: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main roles? Pick one person to talk about your opinions and reasons. 此活动旨在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尝试归纳、概括人物性格品质,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表达观点。回家作业考虑到学生差异,设计了分层作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需要对前三章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根据思维导图复述主要情节。而学有余力的同学则可以预测后续情节发展,尝试提出合情合理的猜测,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品好书,传承经典携名著,同行成长。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不仅做好教材阅读教学,更要选择适合初中生实际的课外读物,加大阅读时间的投入,不断优化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及时给予学生帮助,让学生逐步乐学善学、提高英语核心素养。希望英语课外阅读在中学生心间落地生根,成为伴随终生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安玲.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探究——The Wizard of Oz为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2,45(02):38-42.

[2]谢婷婷.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44(11):12-18.

[3]吕彦甫.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2015,No.414(02):88-8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