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错误背后的“故事”——对“求经过时间”的教学思考
摘要
关键词
错误背后;“故事”;“求经过时间”;小学数学
正文
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科既是知识启蒙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其中,“求经过时间”这一知识点在教学中常引发教师和学生的思考。本文将深入探讨在“求经过时间”的教学中,关注错误背后的“故事”所具有的教学意义和策略,以期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
一、关注错误背后的“故事”——对“求经过时间”的教学思考意义
(一)理解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在“求经过时间”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各异。有的学生可能更注重图形表示,而有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数字计算。了解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挖掘错误背后的潜在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错误,更是思维逻辑和概念理解上的问题。通过关注错误背后的“故事”,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学生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
二、关注错误背后的“故事”——对“求经过时间”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求经过时间”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注重向学生传递清晰准确的时间概念,包括时、分、秒的关系,以及时间的顺序和流逝。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时间的本质,确保他们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知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求经过时间”问题的敏感度,还为他们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个钟表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和时间的流逝。接着,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假设学生早上8点钟出门上学,中午12点钟到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从早上出门到中午到校共经过了多少时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钟表模型,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走动规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时间。学生可以通过将中午12点的时针和早上8点的时针进行比较,计算出时针走过的角度之差,再换算成时间差。通过以上例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注重题目的分析和解题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审题,理解问题的要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解题的思维框架。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通过图形表示、数字计算等不同途径,让学生体验多样化的解题过程,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使其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各类“求经过时间”的题目。
例如,在解决“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指导学生:1.帮助学生读懂题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找出关键信息,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题目中提到“小明晚上8点钟开始做作业,凌晨1点钟完成”,那么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找出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明确要求计算经过的时间。2.指导学生解题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具体题目,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针对上述例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分段计算法来解决问题。首先计算从晚上8点到午夜12点的时间差,再计算从午夜12点到凌晨1点的时间差,最后将两个时间差相加,即可得到经过的时间。3.强调验算的重要性: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验算,并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在上述例子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时间差是否符合实际来判断答案是否正确。通过以上例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的问题,发现规律和特点,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求经过时间”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究的精神。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深层次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例如,在解决“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的问题,如简单的时间差计算、包含时段的计算、涉及日期和星期的复杂计算等。通过观察和比较,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和特点,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和验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信息进行猜想和验证,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上述例子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想分段计算法的适用范围,并通过实际计算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3.强化问题解决训练: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的实际问题解决训练,让学生熟悉各种类型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解决一个涉及日期和星期的复杂计算问题,如“小明计划在星期一晚上6点钟出发,经过4个小时到达目的地。请问他到达的准确时间是星期几的几点钟?”通过以上例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
结论:“求经过时间”作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错误背后的“故事”,通过深入的教学思考和策略来引导学生。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问题分析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实现数学教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周秋英.关注错误背后的“故事”——对“求经过时间”的教学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5(8):4.
[2] 陈敏.多元表征明算理 构建模型促迁移——"求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片断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 202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