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郑梅

永安三中初中校 366000

摘要

生活资源能够有效激发初中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让其积极地参与到物理课堂当中去,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生活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旨在通过将生活资源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实现建设高效课堂的目标,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生活资源;初中物理;学习主动性;应用策略;教学质量

正文


引言

我们发现很多物理知识与生活存在紧密联系,也有很多生活资料可以用来丰富物理课堂教学资源。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学愈发频繁地应用生活资源,衍生了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将生活资源有效运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要深挖教材知识内容,广寻生活资源,找准二者契合点,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将生活资源有效运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一、观察生活,准备探究

生活资源在初中物理课前教学方面的运用,应以观察生活为主要方式。这一方面是因为“观察”是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必须形成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物理认知。对他们而言,除观察外,任何形式的课前学习活动都有一定难度,如果设计不当,很可能影响其后续学习热情。那么,观察应在何处落脚?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比如,教师可以按照以下两步指导学生:第一步,解读教材内容,挖掘生活元素。教师可以从专业视角出发分析教材内容,找出其中最主要且适合学生观察的生活元素,设计“观察提示卡”;第二步,发布观察任务,督促自主实践。“观察提示卡”设计完成后,教师可以将其分发给学生,解释观察任务,督促学生提前在生活中观察相关内容。卡片上“观察对象”一目了然,加之教师的任务型指导,学生快速明确观察方向与基本要求。之后,学生立足清晰的方向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基于“观察提示卡”总结其特征、影响等,可为课中集中探究相关知识奠定很好的基础。此外,通过观察生活,学生认识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助于其建立正确的物理学习意识,这对整个初中物理有效教学都至关重要。

二、设置生活化问题,感悟现象本质

初中物理教学中,设置生活化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感悟物理现象的本质,并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究。

在对“声音是什么”“光的折射”和“摩擦力”等物理知识进行教学时,传统的物理教学法常常以抽象的概念教学为主,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物理知识的内涵和中生活中的作用。而生活化教学可通过将这些物理现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象化,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举例来说,教学声音的特性时,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现象进行解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如钟声、汽车喇叭声等。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可以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而不同物体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和大小。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类似地,教学光的特性时,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进行解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各种光源,如太阳、电灯等。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可以发现光是由光源发出的,而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和折射决定了我们看到的颜色和形状。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和与物体的相互作用。此外,教学摩擦力的特性时,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进行解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观察到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如摩擦力让我们能够行走、书写等。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可以发现摩擦力是由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将声音、光和摩擦力等物理现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原理。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合理设置生活化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素材的运用需要合理设置生活化实验,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静电现象”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来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例如,给学生一根塑料棒和一些棉花,让他们用塑料棒摩擦棉花,观察棉花和塑料棒,深入了解静电现象。

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需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以便学生发现物理规律。例如,学生观察到有些物质会带上电,而有些物质则不会,这些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静电现象,并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追问生活问题,互动引思

生活中不仅有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资源、案例资源,还有充足的问题资源,而问题教学法是公认的初中物理高效教学方法。基于此,教师还可以将生活问题资源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连续追问生活问题增进师生、生生互动,不断引发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深层思考。基于生活化问题背景,虽然与初中物理传统问题知识点相同,但可理解度、可接受度都有很大提高,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激活其科学思维。

比如,在“摩擦力”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追问学生以下生活问题:(1)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在一个物体上无法放住另一个物体的时候?(2)回忆一下,生活中的哪些时候,我们可以把一个物体稳稳地放在另一个物体上?(3)为什么同样走在湿滑的地面上,有的鞋底会让人不停滑倒,有的鞋底却能降低滑倒的可能?一些田径运动员的运动鞋与我们平时穿的运动鞋有哪些不同?问题有一个相同的目的:“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发现和提出摩擦力问题,促进摩擦力教学”。学生回忆生活,集思广益,讨论问题,不断提出、推翻和验证猜想,不断增强问题解决动力,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教学质量随之提高。

五、布置生活化拓展作业,强化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

物理教师要布置生活化拓展作业,使学生通过生活作业的探究感受物理和日常生活的贴近性,强化实践能力。在布置生活化拓展作业时,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科学视野和实践精神的拓展,整合生活资源,布置生活现象观察、资料收集、手抄报设计、家庭小实验等类型的生活化作业,向学生出示作业内容和要求,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灵活地、创造性地完成课后作业。

例如,在关于噪声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认识噪声的危害、了解控制噪声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应用生活中的信息工具、纸、笔等材料,以噪声防治为主题,设计一张个性化的科普手抄报,具体要求是合理设计手抄报的版面,发挥创造性思维给手抄报配图,在手抄报的文字部分介绍防治噪声的方法。从学生展示的科普手抄报设计成果来看,学生都在课后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手抄报的版面图文结合,介绍的噪声防治知识也非常全面。这样通过设计生活化拓展作业,学生能够养成乐于实践、乐于动手的物理探索习惯,积累充裕的物理科学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增加物理课堂知识容量,对改善当前课堂教学现象也有一定帮助。初中物理教师应重视生活资源的运用价值,在学生生活实践等方面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并将其通过多种途径灵活运用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也能“到生活中去”。而且就目前来看,生活资源与初中物理教学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一线教师要保持正确教研态度,长期总结经验,做好“持久战”准备。

参考文献

[1]臧贤玉.浅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2):5758

[2]王猛英.浅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素材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8):646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