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应用问题导学模式的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杨贵海

贵州省德江县第一中学

摘要

数学学科教育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责任,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使学生具备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是当下的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更注重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所忽视。而问题导学法以数学问题为跳板,可以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


关键词

高中数学;问题导学;策略

正文

引言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着重强调了“以生为本”的重要性,引导教师“以生为本”地实施数学教学。问题导学模式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巧妙设计、提出问题,点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取数学知识,锻炼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模式。由此可以看出,应用问题导学模式实施高中数学教学,不仅打破教师的“一言堂”,使学生们通过与“问题”互动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还可以使学生们因经历探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锻炼数学能力。

一、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应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探究性和互动性,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饱满。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难以摆脱落后教学观念的束缚,总体来讲教学空间是非常狭窄的,学生缺少探究、自主、互动学习的机会,综合素质很难得到优化发展。实施问题导学法可以加快探究性、互动性课堂的构建进度,促使学生思维和能力获得多元化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流程更加充实饱满,从而借助新颖、有效的引导性学习方案持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第二,应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满足数学教育体系创新改革需求,推动素质教育宏伟目标早日实现。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广大教育人士经过数年的尝试和探索终于发现一条行之有效的教改路径,这便是问题导学法。应用问题导学措施不但可以破除陈旧数学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弊端,也能满足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培植学生的问题意识、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使高中数学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不再是梦想。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精心预设,提出问题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的教学准备活动对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在应用问题导学模式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先精心预设,接着提出设计好的问题。比如,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对设计好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学生是否可以迁移生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些新问题等。接着,教师要针对预设的内容,设想其他问题,以此对学生们进行进一步引导。在预设问题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设计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辅助学生们自主学习新知内容。受到数学学习能力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存在自学问题。自学问题正是教师预设问题的抓手。教师可以课前引导学生反馈自学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据此有针对性地预设其他问题,引导学生们迁移自学经验地进行深入探究。如此做法,不仅可以使教师锻炼教学能力,提升专业水平,还可以夯实教学基础,引导学生们逐步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二)课堂提问,发展思维

课堂为数学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改革数学内容的呈现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课堂上开展提问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形式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到数学知识上,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集合”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概念入手进行提问,如集合是什么?如何表示?集合由哪些元素构成?这些元素有什么特征?常用的数集符号有哪些?如何将集合分类?当然,也可引入实际案例,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如让学生探究不同元素中的哪些元素能够组成一个集合,如身高比较高的男子、五颜六色的花朵、视力比较差的学生等。接着,教师鼓励学生拓宽思考数学问题的维度,思考哪些元素不能组成一个集合,如所有三角形、25的所有正约数、所有的数学难题等。此外,也可引入如图1所示的集合图片让学生探究A、B两个集合的关系,并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出来。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能够检测学生对集合相关知识的把握情况,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1集合关系判断图

引导总结,知识生成

当学生展示完毕后,高中数学教师要做好总结工作,课堂总结是问题导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很好地促进数学知识的生成,为接下来的数学教学做好铺垫。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数学教师没有做课堂总结,或者只是简单地总结几句就结束了,这样的数学课堂是不完整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生获得了知识,习得了技能,但是这些知识和技能能否落地生根仍然需要数学教师的帮助和把控,因此,在课堂总结阶段,数学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使高中生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活跃在数学课堂上,达到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高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给予高中生话语权和主动权,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树立整合的教育观,让课堂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主阵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新时期,数学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课堂总结成为师生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把课堂结束作为一种新的开始,多层面开发学生的知识体系,达到融会贯通的高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改善枯燥的课堂现状,还有利于锻炼高中生的数学素养。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课堂问题的提问方式和解决途径,从而明确数学问题的本质,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不是“教”,而是“导”和“引”,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明风.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77-78.

[2]刘金铭.论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36.

[3]李春杰.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1):84-85.

[4]罗亚玲.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析[J].读写算,2019(01):85.

 


...


阅读全文